十年摄影的历程经验分享 首页>十年摄影的历程经验分享

第一次摸相机照相,已经是大学的时候,学校宣传科有好多器材可以研究摸索,也正是那时,开始对摄影这个东西才有了初步认知与感受。初学摄影,感受最深的总是器材,我和大多数爱好者一样,也是从器材党走过来的,刚工作那几年,玩命的收集镜头,最多的时候一次拥有十八支镜头,其实最后也不知道哪只镜头真的好,只是听老鸟说哪个好,就买哪个测试,每个镜头倒是也没拍多少。那时最喜欢和人讨论的就是哪只镜头值钱,哪个镜头锐,哪个镜头油润之类的话题。那些年,也泡过QQ群,和别人PK照片到半夜,为了测试某个器材的锐度,总是搞的鸡飞狗跳,口水四溅,而后还会沾沾自喜一番。还有时会为了展示某张照片没后期过,整出一大堆证明数据给别人看来证明自己的技术。 后来全国到处摄影之后,有机会接触到很多优秀的摄影师,其中有几个国内著名的老师,从而让我觉得更加惭愧起来,惭愧不是因为他们的技术,也不是他们的作品,而是他们对摄影的认知。让我开始改变的大概是06年到07年那段时间,认识了几个北京拍人文的朋友,从他们的照片中让我看到自己的浅薄和乏味,我所沾沾自喜的不过都是无聊的数据罢了。也是那时时候,开始逐步反省自己,也在开始真的思考技术与思想,也就是“术”与“道”的关系的问题。之前许多影友留言让人文摄影师细草分享一下摄影成长经历。把他这十年摄影的历程大概分享下。 愿所有摄影人都能在自己的世界里安心摄影,一辈子不长, 如果你不小心爱了摄影,就好好爱下去。 在兴趣爱好上,我大概是一个花心的人,小时候家里条件并不好,唯一的爱好就是读书,那些艺术学习离我那时太远,好在家里藏书还算有些,小学毕业大概基本读完了很多古典文学,或者诗词杂文野史,大概正是这段经历,才会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并非是说她比西方那些东西有多好,只是在我心里,她是最好的。 这是一份童年根深蒂固的记忆,也是一种懵懂朦胧对美的眷恋。再后来大学,工作,玩过古筝,跟一帮做民乐的朋友学了点民乐,又学过几天古琴,但都是半吊子,甚至半吊子都不是,几乎都是半途而废。 我那时发现这个信息繁荣的时代,既造就了我们这代人,也毁了我们这代人。一条条利益链条背后的衍生出很多的表面繁华让人沉迷其中不可自拔。就如同微博,微信上因为某些利益或者点击量炒作出来的热门话题,让我们每天浪费在与我们生活毫无关系的虚拟世界上,喜怒哀乐的醉生梦死又乐不思蜀的陶醉着。 然后他们又给这些编造了一个美好的名词“青春”!手机一代代更新,却把人搞的越发浮躁,那些本该去读书,思考,安静享受生活的心总绑在时代的狂躁上无限放大那些本来不属于我们的欲望不可自拔。 那时我恍然明白过来,“摄影”其实是一件自己的事情,和别人都没有什么关系。摄影作品可能大部分时间都不是给摄影爱好者看的,而是给普通大众看的。一个不懂摄影的人,能被你的照片所感动,吸引,才是发自内心的觉得好。 至于那些什么金圈红圈,他们完全不知道,只是我们这帮玩器材的人自己的自我满足陶醉而已。 后来渐渐卖掉了手上的器材,到了D700上市时换了D700,手上只剩下2个镜头。再后来我转行职业摄影之后到现在手上大概也只有8支镜头2台相机而已。只是这些镜头都是我一个一个使用很长时间磨合过来,我熟悉他们每只镜头的优缺点,熟悉他们的每只镜头的阻尼松紧度与合焦距离,就好像熟悉我自己的呼吸声一样,了然于心。一个老师给我说:照片是有力量的,这个力量需要用岁月去积蓄。 还有一个老师说:摄影是一场与自己一辈子的恋爱。相机就是你的小情人,她应该知你喜怒哀乐;照片是你的内心的观照,她应该承载你精神世界的感知。也是那时开始发现很多摄影知识和理论完全被颠覆掉,很多认知和观点完全和之前QQ群里那些都是不同的。 后来退掉了所有的QQ群,也很少去一切专业的网站。我发现,技术也就那点东西,除了自己练勤奋学习之外,别的真的没有他法。 我记得学PS后期的时候,有小半年时间每天晚上修片到凌晨两点,一张照片最多反复修了几十次对比不同。 但技术熟练了,摄影的学习才刚开始,可能需要一辈子去不断拍摄,去改变,去完成自己,又不断否定自己,再继续前行。


    

版权所有:南京创艺享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备案号:苏ICP备13012253号-5

地址:南京建邺区江东中路313号中泰国际广场02栋2204室    电话:025-66035229    66091052    85367442
传真:025-85367442    品牌顾问:13276687223(微信号)
品牌咨询QQ:917836761    1341262907     E-mail:1341262907@qq.com